2025年10月18日下午,“数字化复杂咬合重建中国深圳解决方案研讨会暨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口腔医院成功举办。作为深圳市首家市属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本次活动汇聚了临床专家、技术企业及产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化咬合重建体系的发布,标志着口腔复杂修复治疗正从“经验依赖”迈向“科学可溯”的新阶段,推动数字化咬合重建技术的本土化创新与落地应用。
开幕致辞:从“玄学”到“科学”,深圳亮剑数字化咬合重建新方案深圳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孙海鹏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复杂咬合重建长期以来被视为口腔修复领域的难点,甚至被戏称为“玄学”。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化临床探索与技术整合,项目团队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诊断与治疗逻辑,正式提出“数字化复杂咬合重建中国深圳解决方案”。
孙院长强调,该方案并非单一技术或产品,而是一套融合临床医学、技工工艺与国产数字化设备的完整生态体系。其核心突破在于以“固定临时牙”替代传统活动导板,并依托核磁共振、CBCT、电子面弓等先进设备,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的精准评价体系”。这不仅提升了诊疗效率,更实现了治疗过程的可控、可预测与可重复,是口腔修复范式的重大革新。启动仪式上,两项战略合作揭牌,标志着“深圳解决方案”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 深圳市口腔医院与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为“数字化复杂咬合重建中国深圳解决方案”项目揭牌。康泰健凭借其数字化智能智造、信息化赋能口腔以及咬合重建修复临床服务团队的协同配合,将积极配合临床专家推进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助力解决颌位相关临床难题。

康泰健集团临床医疗顾问应英老师在致辞中表示,咬合重建是口腔修复的“珠峰”,高度依赖医技之间的精准协作与深度融合。她指出,随着口扫、CBCT、电子面弓与CAD/CAM等数字化工具的整合应用,医技间的信息壁垒正被逐步打破,诊疗全过程朝着可预测、可控制、可复用的方向发展。

深圳迈世通总经理冉红平先生认为,此次合作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公司将依托5D技术的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创新,助力“深圳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标准化与临床应用推广。
在学术研讨环节,多位专家围绕数字化咬合重建的临床路径与技术难点展开深度交流。友睦齿科王晓媛主任、深圳市口腔医院孙海鹏教授、于跃副主任医师,以及北京益思迈赵然总监、康泰健阮士学总监等分别从临床、技术与企业视角出发,分享了临床复杂咬合重建病例,结合数字化技术、关节评估、医技配合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为“深圳方案”的后续落地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方向。
友睦齿科 王晓媛主任


深圳市口腔医院 于跃副主任医师

北京益思迈科技有限公司:赵然总监

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一个开端,更是一份承诺。康泰健将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枢纽作用,协同深圳市口腔医院的临床权威,以及益思迈等在智能设备领域的创新力量,共同推动复杂咬合重建技术的标准化、普及化与智能化。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深圳解决方案”有望成为中国口腔数字化医疗的一张新名片,推动全球口腔修复事业走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未来。
